第 75 章(1 / 3)

医汉 春溪笛晓 2011 字 4个月前

一老一小的对话接近尾声,药终于煎好了。温应几人的目光都落在司马谈身上,想看看他服药后的反应。

霍善说过,只要辩证没问题,一般一剂药下去就能见效。虽不能说所有病都是当场痊愈,但总会有点动静的。

司马迁接过温热的药,亲自侍奉他父亲喝了下去。

才服下半碗药,司马谈只觉有热流在身体里散开。等到整碗药都喝了下去,他的出汗症状竟止住了,背冷的感觉也散了大半。

司马谈这次是亲自向霍善两人道谢:“多谢二位了。”

即使被说中发病原因有点丢脸,司马谈还是知道好歹的,能遇到一剂就让自己身体情况好转的良医绝对是自己的运气。

霍善道:“你这情况得服药小半个月,慢慢把身上的大小问题都给解决了。”

想到那时候自己可能不在长安了,霍善便没再多说,打算接下来便由夏老头来负责司马谈了。

许多“老人病”其实也是日积夜累的结果,出现小问题时没在意,慢慢就变成大问题了。

司马迁记下霍善两人下的医嘱,客客气气地送他们出了门。

司马谈这病其实也没出《伤寒论》,像他这种长期睡不好又长期劳心的人最受外邪欢迎了。

随随便便就潜入他身体里狂欢,换谁能不喜欢啊。

回去的路上,夏老头问霍善:“你父亲的身体是你给调理的?”

夏老头去年远远瞧见过冠军侯几回,知道冠军侯身体可能不大好了。可今年再一看,竟发现他仿佛还能再上阵杀敌五十年似的。

霍善实话实说:“去年请义姁义医家调理的,您认得她吗?”

夏老头道:“算认识吧,只是她应当做不到这种程度。”都在长安城中,又都是学医的,接触的机会便多了。

霍善高兴地问道:“您觉得家父的身体好全了吗?”

李时珍他们也说霍去病没什么大碍了,不过能听别人再确定一遍他还是很高兴的。

夏老头道:“你自己看不出来?”

霍善道:“看得出来,但还是想听别人讲。换成是您,您不想听别人说您父母能长命百岁吗?”

夏老头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父母都去世了。”

霍善:“………”

霍善忙安慰起夏老头来,说他父母肯定到天上当仙人去了。

见霍善绞尽脑汁安慰自己,夏老头有些好笑,他都好几十岁的人了,难道还会像他一个小孩儿一样想爹娘。

父母去世这么多年,他都快忘记他们长什么模样了。

霍善麻溜转移了话题:“天气暖和起来了,您要跟我去新丰县挖野菜吗?再过一段时间荠菜就可以挖了,榆钱也可以吃了!我跟你讲,我们家的榆树今年兴许能结榆钱了哦!”

夏老头沉默。

霍善问:“您不想去吗?”

夏老头道:“以前我们家中也种了株榆树,

一到春天便能结出满树榆钱,我娘最会蒸榆钱饭了。”

霍善听后想到夏老头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颇为遗憾地道:“可惜吃不上了。”

夏老头道:“是啊,可惜吃不上了。”

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发现想娘这种事,兴许到七老八十了也还是会想。

幸而夏老头也没机会伤怀太久。

两人边闲扯着边回到医馆,才发现医馆内外都已经人满为患。

夏老头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他那几个学徒把医馆要义诊的消息传了出去,不少人就闻讯而来了。那些不知情的人瞧见这边人这么多,好奇心顿时就起来了,纷纷追问这是咋了。

等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不少路过的人也留下准备凑个热闹。

反正闲着也闲着,不如过来和大伙一起边排队边聊天。有病没病都叫人看看,没病的图个心安,有病的还能免费拿一次药,总归是不亏的!

这就是免费的力量了。

霍善看到这种阵势,不由得睁大了眼,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过来。要是把这么多人全看完的话,医馆的“小有名气”任务不得直接完成吗?

夏老头见霍善呆住了,乐道:“怎么?你被吓住了?”

霍善道:“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

夏老头哼了一声,不多说什么。

他还记着霍善早上说医馆没人来的事。

霍善是不怕人多的,他就怕没人来呢。他叫人搬两张诊案出来,他一张,夏老头一张,并让冠军侯府的人帮忙维持秩序,将人群分作两队,准备两个人一起搞义诊来着。

一开始当然是所有人都想排夏老头那边,霍善也不着急,还带着温应几人凑到夏老头边上看他诊病。

夏老头给人诊个脉,他就给温应几人温习诊脉要诀。

夏老头给人查个舌,他就给温应几人温习舌诊要诀。

夏老头给人问个诊,他就给温应几人讲“听到了吗这就是你们该提出的问题”。

夏老头:“………”

夏老头忍无可忍地起身亲自对众人介绍了霍善,表示别看他们这位朝阳侯年纪小,实则诊断水平不下于他,这次义诊就是人家提出来的,希望大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