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们的高中生涯结束了(1 / 4)

第105章 我们的高中生涯结束了

听了台上语文老师的解释,台下的学生们纷纷哭笑不得。

李晓波却嘿嘿一笑,“这是我导师喝多了的时候讲的。

不过,我为此翻了大量的书籍后,我也认可这个解释。

孔子有一个叫‘子路’的弟子,子路非常能打,一个能打十个,武力值超高。

结果第一次见孔子,也被他‘以德服人’了。”

学生们有些无语了,显然,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李晓波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平静的说道,

“你们记住,一味地善良谦让,其实是对自己和所爱之人的亏待。

你讲的话再有道理,也要有足够的实力,才有人愿意听。

所以,以后有人质疑刚刚那句话时,你们就可以搬出孔子来打脸了。”

台下的学生们沉默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他的意思。

没有实力的善良,伤害的只是自己和爱人。

李晓波微微一笑,“第二个成语是‘春风得意’。”

“这出自那个写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之手。

孟郊虽然很努力的学习,但也不及那些年少登科的天才们,46岁才中进士。

这才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来。”

说罢,他双手撑在讲台上,大声说道,“我说这个成语,并不是在祝愿伱们考完后春风得意!

当你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你可以马蹄急切的一日看尽长安花,也可以铭记父母供你读书、望子成龙的辛苦,

但我更希望你们记住,不要因为自己走得没有父母期盼的那么快、那么远,而感到内疚。

不要徒增压力,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继续砥砺前行,每个人早晚都会迎来自己的那个‘春风得意’的时刻。”

台下的学生们爆发出了一阵掌声,纷纷露出了懊悔的神情。

此时的他们很是后悔,高中三年,为什么都没有认真上过这位老师的语文课。

对此卿云只能笑笑,这些道理……

考前,没人听得进去的。

李晓波伸出手压了压,“第三个,牛郎织女。

这个传说,最早的故事版本出自南朝祖冲之的《述异记》,对,你们没听错,就是那个圆周率数学家祖冲之。”

看着学生们诧异的表情,李晓波哈哈大笑起来,而后继续说着,

“《述异记》里说,原本织女是天上能把衣服织得最漂亮的仙女。

天帝体恤她,就把她嫁给了河西的牛郎。

结果,她婚后贪欢,荒废了事业。

天帝一气之下,就责罚她回河东,和牛郎一年一会。”

学生们听后,表示祖冲之,果然是学数学的!

这个版本太不唯美浪漫了!

李晓波淡淡的说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为了爱情荒废事业,那么爱情和事业,都会倒霉。”

说罢,他对着学生们微微一躬后,起身飘然离去。

站起还礼后的众人,沉默了下来。

特别是班上那些CP们,心里五味杂陈。

志愿填报,到底要不要两人都填在一起?

是双方的妥协,还是彼此的成全?

秦缦缦心里一揪,她体会到的,是另一层意思。

这小半年里,她是不是也太贪欢了?

看着她逐渐迷茫起来的眼神,卿云眨巴眨巴眼睛,恨不得当场给正在远去的李老鼓掌点赞。

站在门口的黎方平,望着那远去的一袭青衫,心里很是服气。

很多时候,华国的语文老师,不仅有‘教书’的职责,还有‘育人’的重任。

而眼前这个从不显山露水的同事,这才是完美适配华国教育的语文老师。

望着教室里的众生相,座位上的卿云,很肯定,这位三年里存在感最低的语文老师,因为这三个成语,将被同学们记一辈子的。

能够走进学生心里的语文,应该是保罗万象的,能影响人一生的老师,应该是带领学生了解世界的引路人。

……

全校统一的毕业散伙饭,也改成了班级自己组织,自愿参加。

不过流传已久的另一个民间仪式,还是在进行着。

几百年的老银杏树今天很忙很忙,忙着见证一对对的情侣走在一起,或者告白失败。

望着不远处的银杏树,卿云嘴角一翘,牵着秦缦缦的小手就准备过去。

不过女帝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一双大杏眼不解的望着他。

都已经毕业了,卿云也浪了起来,大手圈着她的纤腰,不好意思的说着,

“我还欠你一个告白。”

秦缦缦hiang了一声,浅笑嫣然的摇摇头,“不欠了。”

卿云知道,她说的是新教学楼前的事,“不要仪式感了?”

秦缦缦笑盈盈的依然摇摇头,“我觉得任何的告白,都比不上那天生死时刻时你的真情流露。”

卿云心里一叹,也不管是不是大庭广众之下,侧头便衔住了她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