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国使者(1 / 2)

悍明 青史尽成灰 1590 字 1个月前

武力是安国军的根本,军工生产一直都被放在了第一位,顾振华更是倾注了无数的财力和人力。到目前为止,安国军一共建成了四处军火基地,最大的是南阳,其次是归德,开封,还有湖广的武昌。
四处匠师人员一共三千七百余人,学徒工两万三千名,各种承包作坊,全部加起来,人员超过了十万。尤其是还有以汤若望等人为首,一共三百多位西洋工匠和传教士为安国军服务。
从人员规模来说,绝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当然军工产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其中每个月能生产各型火铳三千杆,火炮五十门,开花弹四千发,火药三十万斤。另外还有大量的冷兵器作坊,生产诸如腰刀,盾牌,胸甲,长枪一类的武器。
至于军装,帐篷,鞋帽等等,全都转包到相关商人手里,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提高效率。顾振华已经做出了详细的估算,凭着安国军的实力,动员十万人以上,绝对没有问题。
不过在这些军队当中,火器兵数量只能占到三四成,最好的近卫军也仅仅能达到五成,至于炮兵方面欠缺的更多。这也不是顾振华不努力,而是时间有限,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年的时间,而且战斗损失又非常大,想要提高火器普及率,的确不容易。
有现在的成绩,还要感谢明朝的匠户制度,顾振华至少能找到合适的工人,要是一点点的积攒,只怕十年都未必有现在的家业。
当然安国军的发展已经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就连作为元老的李济伯有时都跟不上进步的速度。
“王爷,老夫让参谋部拟定了计划,如果您真要借助这次的机会,出兵山西,和鞑子一决雌雄。至少有五成的胜算,甚至可以把鞑子一举赶出京城!不过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根据沙盘推演,至少会有两万的伤亡,尤其是寒冬作战,损耗可能超出咱们的想象。”
顾振华微微一笑:“李先生,既然损失这么大,本王就按兵不动,等到耿仲明和多尔衮杀个筋疲力尽,然后再出兵消灭他们,左右不过几个月时间,本王等得起!”
李济伯也笑道:“王爷能等得起,我们也就能沉住气了,眼下整编还在继续,等到咱们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再对付鞑子,把握就更大了。只是眼下有一个最大的麻烦。”
“哦?什么麻烦?”
“铜不够了!”
李济伯非常干脆的说道:“王爷,大明本来产铜有限,而且又要作为铜钱流通。我们虽然收取了不少铜钱,熔了铸炮,可是收的太多了,市面上铜贵银贱。各地物资飞涨,老百姓日常毕竟用的更多的还是铜子,有人怨声载道啊!”
顾振华眉头紧锁,炮是战争之神,他还要大量打造,不光是陆军,还有海军,那边的缺口更大。要是眼下就承受不了,那岂不是会影响他的发展大计吗!
“李先生,你看要是全面废止铜钱,采用纸钞会如何呢?”
李济伯摇摇头:“王爷,凡事过犹不及啊,老夫也绝对纸币方便,可是很多愚夫蠢妇,他们并不愿意相信一张纸,还是铜钱实惠。而且您也知道,大明宝钞早就臭大街了,让商民重拾信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位大眼瞪小眼,一时也拿不出主意了。
正在这时候,方剑鸣走了进来,笑道:“王爷,尚公主来了,正在府门等着您呢。”
“哦!”顾振华一听,顿时把烦心的事情暂时抛开,笑逐颜开的走了出去。
来到了王府门外,只见数百人都等在了这里,尚珮在一群人中间,一身火炭红的狐狸皮衣,高筒马靴,手里还擎着一根马鞭,女王范儿十足。站在人群之间,威严沉稳了很多,全然不像当初的那个野丫头。
从尚珮回琉球,顾振华就时常思念,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琉球,为的就是早日把倭寇赶走,好尽快把佳人揽在自己的心头!
“哈哈哈,珮珮好久不见了,可让本王想死了!”
“臭屁!”尚珮一张嘴就暴露出野丫头的性子。
“不用急着提醒,人家早就知道了,试问这大明天下,谁人不知道中山王的大名啊,一路上我这耳朵都灌满了,害得人家都用坏了三根挖耳勺!”
好你个小丫头,把我当成了耳屎不成!
顾振华顿时怒气冲冲,不给她来点家法,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珮珮,外面太冷了,咱们还敢赶快叙叙旧吧!”
顾振华说着,眼神之中带着一股电光,尚珮顿时心头一荡,说实话这么长时间,她又何尝不再思念着那一具雄壮强悍,让她登临极乐的身躯,一股暖流在心头涌起,小脸蛋都变得红彤彤起来。
尚珮就差点直接点头了,不过随即一想,她又清醒了过来。
“王爷,私事咱们放一边,这次我过来,可是有公事要谈。”
公事?联姻吗?
顾振华一脑子问号,尚珮转身叫过来一个老者,这个老者一身和服,脑门前面剃了一个光瓢,后脑系着一个核桃大小的发髻,正是日本流行的月代头,看起来十分怪异丑陋。
不过这个老者一见到顾振华之后,却是行的标准的明朝礼节,一张口也是地地道道的官话。